菜单

媒体聚焦

深圳学术沙龙研讨“经济特区智慧治理”: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深圳城市治理智慧化

发布时间:2020-12-02 【字体: 视力保护色:

       为更好地总结深圳经济特区智慧治理的经验,推动深圳城市智慧治理走在全国前列,由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深圳大学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联合承办的深圳学术沙龙“经济特区智慧治理”12月1日下午在深圳大学召开。

       深圳市政协办公厅副主任张庆祝、中共南山区区委委员唐奕,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乐阳、管理学院教授牛奔、传播学院教授常江、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郭少青、智慧城市研究院副研究员李敏敏以及深大50余位师生参加沙龙。

       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副院长,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陈家喜教授担任主持。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明确要求深圳“创新思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发挥深圳信息产业发展优势,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让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

       陈家喜表示,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深圳推进城市智慧治理指明了发展方向,深圳走出一条符合深圳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智慧治理新路,是深圳城市治理现代化的使命担当。智慧城市建设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是深圳赶超国际城市的重要路径。智慧城市建设依赖于最新的数字技术,包括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深圳建设智慧城市拥有良好的基础,华为、中兴、腾讯等国际顶尖的信息化公司,电子信息、互联网和大数据产业发达。推进深圳智慧城市建设,在充分利用这些产业基础和企业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慧管网、智慧水务、智慧灯杆、智慧井盖等,构建城市部件物联网感知体系,实现万物互联,提升城市数字化水平。同时,提升城市公共服务的智慧化供给能力,借助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终端等技术,建立跨部门、地区、业务、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信息体系,实现城市教育、就业、社保、养老、医疗和文化的服务更为便捷化、人性化和主动性。



       张庆祝认为,当前深圳的智慧城市治理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不足:顶层设计体系难以满足新时期发展要求;城市数据底座建设、运营模式有待完善;城市智能治理数据创新应用能力有待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专业化支撑能力有待提高;城市治理新模式创新集成示范探索不足。推进智慧治理需要开展数字化治理顶层设计,强化治理决策支撑,构建安全包容的数据法治环境,强化数据整合和专业服务,打造数据应用集成示范。

       乐阳提出,部分欧盟城市与纽约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无法依据中国现存的数据进行测量,这也凸显建立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可以通过优化公共交通的可达性和便捷性,提升公共保障房选址的科学性,进而提高城市的包容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牛奔认为,应当从城市的角度看待智慧,而不是相反。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强调系统各个要素的关联,数据不仅要大,还要互相联系,打破数字孤岛,实现不同部门数据的互联互通。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分阶段进行,遵循“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的内在发展规律。

       常江表示,应当学会讲好数字时代“智慧”的深圳故事。在变幻莫测的国际环境中,更体现了凸显城市形象的重要性。数字媒体、互联网发展为深圳智慧形象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契机。需要广泛运用数字平台和社交媒体,加强从宣传概念到元素,再到新闻生产流程体系的重塑,推动国家话语、民间话语、理论话语的结合,智慧地塑造和传播深圳形象和深圳故事。

       郭少青关注粤港澳智慧湾区建设与治理体系创新。智慧湾区定位有利于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助于破解湾区城市群内部公共服务要素流动瓶颈的问题。破解当前湾区城市间面临的信息孤岛、部门壁垒、数据安全制度缺失、个人隐私风险等问题,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增进城际交流、增强专门人才储备等。

       经过本次沙龙,与会专家达成一些基本共识:深圳推进城市治理智慧化的进程当中,首先需要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提升城市包容性和可持续性。其次要加强数据基础设施的高标准建设,以及数据队伍的专门培训,这是城市智慧治理的基础。此外,要建设最强“城市大脑”,高标准建设城市大数据系统集成平台,强化对于城市治理数据的收集、分析、挖掘。最后要突出城市治理的智慧应用,通过城市治理大数据分析挖掘推动科学决策,将大数据真正用于交通、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各个领域,造福于城市。

     (来源:读特)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