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至20日,在前海这片充满无限活力的创新热土上,一场独具魅力、影响深远的新型国际化教育培训活动在我院前海校区激情启幕。由前海管理局与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携手精心打造的首期前海国际人才创新创业培训班成功举办。
培训伊始,校园瞬间化作多元文化交融的绚丽舞台。在深圳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 6 所高校的留学生欢聚一堂,他们分别来自欧、亚、美、非等大洲的 10 余个国家和地区,肤色各异,语言不同,怀揣着对知识与机遇的热切向往纷至沓来。与此同时,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的精英企业家代表们也带着丰富的实战经验与创新思维汇聚于此。
授课团队广聚全球菁英,他们以深厚底蕴与前沿洞见,跨越国界与文化,合力打造高水准知识与经验的殿堂。香港中文大学美国籍资深教授,剖析当下创业与投资前沿机遇,拓宽学员国际视野 ;德国籍的麦肯锡前董事成员,带着国际顶尖咨询经验和案例阐述个人领导力发展要素,助力学员挖掘领导潜力以应对未来挑战;来自新加坡、中国香港的创新企业创始人,凭借在多元文化交融环境下积累的敏锐市场洞察力,生动分享着于国际市场披荆斩棘的创业实战故事,不同文化背景的学员与师资在此热烈互动、火花四溅,共同探索出更多跨越地域与文化界限的发展可能。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本次培训以创新创业为主线,紧密围绕实战需求,精心打造了一系列干货满满的课程内容。创业实践历程专题中,邀请到多位创业经历丰富的企业家,他们从项目的初始构思、面对资金短缺的困境,到市场开拓时遭遇的挫折,毫无保留地讲述每一个关键节点的应对策略。学员们仿若置身于真实的创业战场,感同身受创业的艰辛与挑战,学习到如何在逆境中调整方向、寻找机遇。
课堂上,国际留学生们全情投入,踊跃举手提问,围绕复杂的商业模型、前沿的科技应用等话题,与导师们热烈探讨。导师们则凭借丰富经验,耐心答疑解惑、深入剖析,互动氛围热烈,思维火花在交流中不断碰撞,为培训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培训期间,学员们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探索之旅,实地踏入影石科技 Insta 360、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等科创企业与孵化载体。
踏入影石科技,仿佛瞬间踏入未来科技的奇幻世界。最新的 8k 全景运动旗舰相机,代表着当前影像技术的顶尖水平。独特新颖的拍摄视角,打破传统相机的拍摄局限,360 度全景拍摄功能让用户能全方位捕捉画面,为内容创作带来无限可能。学员们亲手操作相机,在拍摄体验中惊叹于国内科创企业强大的研发实力,深刻体会到基础研究投入与技术攻关突破对产品创新的关键作用,激发自身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探索热情。
在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学员们沉浸式探秘前海 “基础研究 + 技术攻关 + 成果转化 + 科技金融 + 人才支撑” 的全流程创新链,学员们置身于舒适宜人的绿色创业环境中,学员们真切体会到前海凭借科技金融支持与完善人才体系,为创业者提供强大助力,进而激发自身创新潜能。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本次培训中,前海管理局还邀请人员专门为国际留学生介绍前海的创新创业政策,从税收优惠政策中企业所得税减免细则,到人才扶持政策里为高端国际人才提供的住房补贴,再到办公场地补贴、助力创业者降低前期运营成本等,一一娓娓道来。他们还着重强调,前海通过定期举办创业大赛、搭建创业导师与创业者一对一辅导平台等方式,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鼓励国际创业者们勇敢尝试、大胆创新,在前海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实现创业梦想 。
作为前海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次首期培训推动前海国际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生态进入了新的阶段。未来,学院将与前海管理局深化战略合作,持续打造一体化全流程教学培训平台,为全球创新创业人才投身大湾区建设提供“前海样本”,在多元汇聚、实战磨砺、沉浸体验中,不断领航创新创业新征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来源:教育培训部
供稿:关雯、赵振雄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
第四届新时代改革开放论坛举行|专家学者共话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第四届新时代改革开放论坛9月21日在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举行,论坛邀请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共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论坛上,来自中组部党建研究所、中央党校、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等40多家党校、干部学院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准确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刻内涵”“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地方改革实践” “进一步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干部教育培训”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交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张鹏认为,这既是对党的建设领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也是以党的领导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保证的必然要求。要通过守正创新,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保证。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副院长韩东晖指出,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华民族对现代化的集体认识,通过延安时期十三年艰苦卓绝的奋斗,解决了民族独立的旗帜道路、动力机制、组织保障和行动方略等问题,建构起政党、国家、社会三者之间彼此支撑的政治体系、思想体系、制度体系、价值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原副院长刘靖北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深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要突出“六个更加”: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更加健全;固本培元、凝心铸魂的教育体系更加健全;管育选用干部工作体系更加健全;科学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更加健全;高效权威全面覆盖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更加健全;主体明确、要求清晰的责任体系更加健全。 中共中央党校全国党校(行政学院)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董明发认为,面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现代化的艰巨任务和复杂严峻的风险挑战,全面提升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尤为重要和迫切。尤其是要突出培训需求分析,提升培训研发设计能力,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广东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蒋达勇认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场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转变思想观念、调整权力结构、触及利益分配的伟大变革,迫切需要以政治建设坚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以思想建设凝聚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大共识,以组织建设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贯通执行,以作风建设提振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状态,以纪律建设构筑全面深化改革的底线约束,以制度建设巩固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成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 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尹德慈指出,于广东而言,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当中要发挥窗口作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唯一路径。通过探索切实可行的改革路径、发挥毗邻港澳的优势、抓住大湾区发展机遇、扩大对外开放等措施,当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窗口。 中国组织人事报社徐月高总编辑指出,改革开放是有方向、立场和原则的,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要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推进,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三个更加注重”既是对全面深化改革实践及其方法论的系统总结,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鲜明特征。 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党建研究杂志社)第二编辑室主任林峰则提到,要从政治、思想、组织三个维度理解和认识坚持和加强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的重要性。 “本次论坛既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交流盛会,也是加强干部教育合作、推进干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陈民希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凝聚各方力量,加强案例与理论研究,为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学术智慧。前海管理局副局长王锦侠表示,本次论坛体现了全国党建教育工作者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是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实际行动。 本次论坛由深圳市前海管理局指导,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主办,深圳市特区经济杂志社协办。
-
“深化改革创新 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专题研讨会在我院举行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年初,全国两会、广东省和深圳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接续召开,嘹亮吹响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角。 为深入学习领会2024年全国两会和省委、市委会议精神,3月20日下午,我院和深圳经济特区研究会、深圳市前海管理局、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联合举办“深化改革创新 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专题研讨会暨前海学术沙龙。前海管理局副局长王锦侠、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院长陈民致辞,深圳市政协党组成员、深圳经济特区研究会副会长陈林作会议总结。一、领导致辞 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陈民,深圳市前海合作区党工委委员、前海管理局副局长王锦侠致欢迎辞。 陈民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通过改革创新打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和模式。同时,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也为改革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期待通过本次研讨会的深入交流,为深化改革开放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智力支持。 王锦侠指出,要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深刻理解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前海将率先构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打造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强、创新策略能力强、辐射协同带动能力强的高质量发展引擎。二、主旨发言 主旨发言环节由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教育长宫正主持。新质生产力的评价研究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联)党组书记、院长(主席)吴定海提出,编制“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可以有效评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新质生产力评价体系由科技创新、新型劳动者、新质劳动资料、新型劳动对象、要素优化组合5个一级指标,科技创新投入、新型生产要素11个二级指标,以及研发投入总额、高端产值规模等22个三级指标构成。其中,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第一动力、新型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新质劳动资料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测量器、新型劳动对象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物质载体、要素优化组合是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重要保障。进一步解放思想,是深圳继续引领中国深化改革的关键 深圳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发展(深圳)研究院院长陶一桃指出,以开放促改革加快了深圳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进程,促进了新质生产力在深圳的率先形成。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先行先试和引领作用至关重要。面对当前经济挑战,深圳要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原则,坚持以观念更新为动力,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应对逆全球化趋势和国际竞争;要尊重市场规律,以制度环境的优化提振企业家信心,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的堵点卡点 深圳市委政研室(改革办)副主任、市社科联兼职副主席孙华明认为,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关键在于激发市场活力、创新活力、企业和企业家活力。深圳接下来纵深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重点要推动经济领域、教育科技人才领域以及营商环境领域的深化改革,探索扩大制度型开放,完善“四链融合”机制,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上起到先行示范作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人文社会科学的独特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副院长毕明阳认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催生了高等教育的变革,包括新型交叉学科的大量产生对学科设置的变革,数字技术应用对教学模式的变革,以及数据互联互通对高校管理体系的变革。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对理工科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也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的全面创新。在理论创新上,要探究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和实践途径,持之不懈地研究宣传阐释好党的创新理论;在方法创新上,既要应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的方法、手段和工具,也要结合新质生产力催生出的对新知识、新理论的现实需求,不断拓展研究视域。低空经济:气象科技赋能的新质生产力 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监测预警预报中心(深圳气象创新研究院)常务副主任、教授蔡银寅指出,新质生产力强调生产技术和科技水平的前沿性,其中低空经济所蕴含的气象科技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之一。发展低空经济的关键在于有效解决空路问题,构建立体化交通体系。深圳具有飞行器制造技术优势,应当在气象科技领域发力,率先推动相关产业链建设和商业化运营场景搭建。把深化改革作为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动力 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副院长、教授陈家喜认为,对于新质生产力的理解过多地关注“科技创新”“技术革命”“产业转型”“要素重构”等,但实际上体制机制改革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推动政府改革建设有为政府,要发挥好政策引导功能和营商环境营造功能,构建有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有效市场的政策环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的创新氛围以及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的创新生态;深化科技、教育、人才体制联动,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三、圆桌对话 圆桌对话环节由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副院长、教授陈家喜主持,与会嘉宾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深圳经验与问题挑战、以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思考、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高水平开放促高质量发展的合作区新路径探索、如何在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下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五个核心议题作交流分享。 前海管理局制度创新处副处长杜文洁;河套深圳园区发展署制度创新部干部(福田河套合作区建设发展事务署政策法规部副部长)蔡志腾;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院长助理、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陈能军;深圳市科技局政策法规处一级主任科员、博士刘颖;安永(中国)大湾区可持续发展业务主管合伙人梁斯尔参加。四、总结讲话 深圳市政协党组成员、深圳经济特区研究会副会长陈林作总结讲话。 陈林指出,本次研讨会意义重大,有来自政府、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界、创科界以及社科界的专家共同参与探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深圳经济特区研究会将致力于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实践研究,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言献策。
-
新书发布丨学院新著《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在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正式出版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把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重申,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 近日,学院主编的《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改革开放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在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是关于“改革开放精神”研究的最新智慧,也是学院政党发展研究中心、改革开放史研究中心合力开展学术交流、提升学术成果能见度的集中缩影。深入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开放精神重要论述。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本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开放精神的重要论述作为贯穿主线,收录了来自国内党校、干部学院、社科院、高校、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关于“改革开放精神”研究的16篇佳作。这些文章既包括伟大建党精神的内蕴理路,也包括不同时期共产党人精神的深度解析;既有理解改革开放精神的理论意义,也有改革开放精神赋能党性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既有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也有来自一线工作人员的实践成果,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改革开放精神研究的学术动向和前沿动态。生动呈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革时期各种共产党人精神的集中凝聚,不同时段的改革开放实践为改革开放精神注入了不同的内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形成了抗洪精神、特区精神、劳模精神、女排精神等伟大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脱贫攻坚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等伟大精神。本书深入阐释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持续赓续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百年精神谱系做出了贡献。来源:科学研究部
-
学院举办建院四周年系列活动
学院成立四年来,牢记“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初心使命,聚焦改革开放时代主题,全面系统深入研究、阐释、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培养优秀干部人才。近期,学院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全院的重大政治任务,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省委和市委的中心工作担当作为,精心开展学习培训、宣传宣讲、理论研究阐释和专题调研,推动全会精神入脑入心、落地落实、见行见效。党建活动01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学院组织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会。本次研讨会面向学院系统各部门、各单位以及全体教职工,通过多种渠道征集意见建议百余条,形成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清单并制订了相应改革举措。02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和乡村振兴帮扶调研 为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乡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切实提升乡村振兴帮扶实效,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陈民,党委副书记车磊,率领学院宣讲帮扶工作组,赴学院对口帮扶地区——河源市紫金县中坝镇,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和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调研工作。03升国旗仪式暨“颂祖国 谈感想”活动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激励教职工赓续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学院在学院广场举办升国旗仪式暨“颂祖国 谈感想”活动。学院教职工在升旗仪式结束后纷纷发表感言,表达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以及对投身新时代教育培训事业的无限自豪。04 “星火赋能”品牌党建活动 为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学院精心打造“星火赋能”党建品牌,开展“结对共建促发展”活动,以共过主题党日、共学党建知识、共听优秀党课等方式带动高质量发展;在公益理论宣讲和公益爱心服务上积极作为,为贫困群众、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群体送温暖。成立以来,各党支部开展160余次结对共建活动,与140余家单位建立业务联系。7支党员志愿服务队紧密结合干部群众需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20余次。教科研活动05新时代改革开放论坛 论坛邀请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共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论坛上,来自中组部党建研究所、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等40多家党校、干部学院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准确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刻内涵”“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地方改革实践” “进一步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干部教育培训”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交流。06新时代改革开放·深圳丛书新书发布 为展示新时代深圳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典型案例,学院正式发布新时代改革开放·深圳丛书四本新书——《深圳市新兴领域党建案例选》《高质量党建引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深圳案例选》《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深圳实践研究》《加强超大城市治理的深圳实践研究》。2021年,学院打造了“新时代改革开放·深圳丛书”这一学术品牌,目前累计出版6本著作。其中,《党建引领深圳城市基层治理案例选》获评第一届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精品教材。07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系列课程发布 学院聚焦改革开放特色,积极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课程,发布《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超大型城市现代化治理的创新实践——以深圳“民意速办”改革为例》《推进网联化、智能化 新能源汽车驶入“快车道”——深圳市培育新动能提升新势能的探索与实践》《“关键一横”: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新动力——深中通道》系列课程。其中,案例教学课程《超大型城市现代化治理的创新实践——以深圳“民意速办”改革为例》入选2024年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推荐目录。08学院系统教职工合影 岁月悠悠,时光荏苒,为给广大教职工留下建院四周年的美好回忆,学院工会组织学院本部及学院直管单位深圳高级经理研修院、深投教育集团、荔园酒店教职工在各校区合影留念。09“诵读经典 书香青春”读书分享活动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学理论、读经典、促实干,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院工会及团委联合举办“诵读经典 书香青春”读书分享活动。10 “与学院共成长”交流会 读书分享活动结束后,与会教职工代表结合岗位实践经历,畅谈学院四年发展历程中的难忘时刻,深深感受到教育培训事业的伟大和不平凡之处,纷纷表示,要紧跟总书记、奋进新征程,发扬伟大改革开放精神,锐意改革创新、勇于担当作为,积极贡献青春力量。11 “全民健身活动月”长跑活动 为营造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学院工会根据《深圳经济特区促进全民健身条例》有关规定,于前海校区举办深圳市第45届市民长跑日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教职工长跑活动。长跑队伍迎着晨曦从学院雕塑广场出发,途经春泉文化艺术中心、基金小镇内健身步道等,享受畅快奔跑的乐趣。同时,学院工会还面向学院系统全体教职工,发起了为期1个月的线上健步走活动,线上线下齐发力,共同掀起全民健身活动月浪潮。
-
第四届新时代改革开放论坛
window.__styleInject__ = window.__styleInject__ || function (css) { if (!css) return; if (typeof (window) == 'undefined') return; var style = document.createElement('style'); if ('styleSheet' in style) { style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style.innerHTML = 'x' + css + ''; style = style.lastChild; } else { style.innerHTML = css; } var head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 head.appendChild(style); return css; }; window.__resetPlayerOpt__ = window.__resetPlayerOpt__ || function (opt) { opt.width = opt.width ? (opt.width + '') : '100%'; opt.height = opt.height ? (opt.height + '') : '300px'; if (opt.width.indexOf('%') === -1 && opt.width.indexOf('px') === -1) { opt.width = opt.width + 'px'; } if (opt.height.indexOf('%') === -1 && opt.height.indexOf('px') === -1) { opt.height = opt.height + 'px'; } if (!!window.navigator.userAgent.match(/AppleWebKit.*Mobile.*/)) { if (opt.custom_priority) { if (opt.width && typeof opt.width === 'string' && opt.width.indexOf('%') > -1) { window.__styleInject__('div#' + opt.id + '.prism-player.video.nfw-cms-video { width: ' + opt.width + ' !important; height: ' + opt.height + ' !important; }'); } else { var __pdom = document.getElementById(opt.id); var pwidth = __pdom.parentElement.offsetWidth || document.body.offsetWidth; opt.height = window.parseInt(opt.height) / window.parseInt(opt.width) * pwidth + 'px'; opt.width = '100%'; window.__styleInject__('div#' + opt.id + '.prism-player.video.nfw-cms-video { width: ' + opt.width + ' !important; height: ' + opt.height + ' !important; }'); } } else { opt.width = '100%'; } } else { if (opt.custom_priority) { window.__styleInject__('div#' + opt.id + '.prism-player.video.nfw-cms-video { width: ' + opt.width + ' !important; height: ' + opt.height + ' !important; }'); } } return opt; }; window.__cms_video_player_instances__ = window.__cms_video_player_instances__ || []; window.__cms_viedo_player_opts__ = window.__cms_viedo_player_opts__ || []; var playerOpt = {"id":"video_14934173212371604","source":"{\"LD\":\"https:\\\/\\\/gdvideo.southcn.com\\\/60094b859be871efbff00675b3ed0102\\\/1aed1eac5a814f83b1400b9a62af87c7-4d96493b3ff2a302c6017507ef127b6a-ld.mp4\",\"SD\":\"https:\\\/\\\/gdvideo.southcn.com\\\/60094b859be871efbff00675b3ed0102\\\/1aed1eac5a814f83b1400b9a62af87c7-2dbf7a059c9cabb9985077bc1f2be473-sd.mp4\"}","qualitySort":"asc","format":"mp4","mediaType":"video","cover":"http:\/\/www.szroela.org.cn\/video\/0\/3\/3108\/1413160_6d0b52.jpeg","autoplay":false,"isLive":false,"rePlay":false,"playsinline":true,"preload":false,"language":"zh-cn","controlBarVisibility":"hover","useH5Prism":true,"custom_priority":false,"height":"300px","width":"100%","custom_height":"0px","custom_width":"0px"}; playerOpt = window.__resetPlayerOpt__(playerOpt); if (!window.addEventListener) { playerOpt.useFlashPrism = true; } else { playerOpt.useH5Prism = true; playerOpt.cover = "http://www.szroela.org.cn/video/0/3/3108/1413160_6d0b52.jpeg"; } window.__cms_video_player_instances__.push(new Aliplayer(playerOpt)); window.__cms_viedo_player_opts__.push(playerOpt);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第四届新时代改革开放论坛9月21日在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举行,论坛邀请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共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论坛上,来自中组部党建研究所、中央党校、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等40多家党校、干部学院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准确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刻内涵”“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地方改革实践” “进一步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干部教育培训”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交流。
-
新时代改革开放·深圳丛书新书发布|关注深圳“三新”和国企党建创新实践
为展示新时代深圳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典型案例,新时代改革开放·深圳丛书四本新书——《深圳市新兴领域党建案例选》《高质量党建引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深圳案例选》《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深圳实践研究》《加强超大城市治理的深圳实践研究》,近日在我院正式发布。新兴领域党建 《深圳市新兴领域党建案例选》由深圳市委组织部、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合作编撰。编写组面向全市各区各单位征集近百篇案例,经过专家评审和6轮修改和打磨,最终得以付梓。本书围绕非公有制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五个领域,选编了一批深圳新兴领域党建的典型案例,以及基层优秀党组织书记和党员的人物群像,从个案层面和微观视角展现近年来深圳开展新兴领域党建的做法和思考,是深圳市新兴领域党建实践先行示范的深入总结和党建引领新兴领域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呈现。作为全国“第一本”关于新兴领域党建研究的案例库,本书也填补了新兴领域党建系统研究的空白。国企党建 《高质量党建引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深圳案例选》由深圳国企党建研究会、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合作编撰。深圳国企党建研究会是深圳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推动央地国资国企交流合作的具体举措。该会聚焦“国有企业把党的政治、制度、组织、群众、作风优势转化为推动企业经营发展、服务大局的强大力量”这一主线,面向各级各类在深圳国有企业征集80余篇案例,并组织召开一场“高质量党建引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从征稿到正式出版历时近一年。全书共编选了 29 篇典型案例,力求展现近年来驻深央企和市属国企、区属国企在党建领域的改革特点和党建亮点,突出案例的典型示范性和可操作性,以促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成果共享、互学互鉴,推进国企党建工作深化拓展、创新提升。班级报告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深圳实践研究》《加强超大城市治理的深圳实践研究》是深圳市委组织部2021-2022年重点班次精选出来的班级报告,为党员干部加强培训成果转化提供“工具书”和“参考资料”。 在这四本新书的基础上,目前学院已开设了多门案例和咨政课程,以期推动产出有决策参考价值的高质量咨政成果。 作为打造学术高地的重要举措,2021年,我院打造了“新时代改革开放·深圳丛书”这一学术品牌,目前累计出版6本著作。其中,《党建引领深圳城市基层治理案例选》获评第一届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精品教材。
-
我院与深圳交易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9月14日,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以下简称“改开院”)与深圳交易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深交易”)在深圳交易集团总部大楼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交易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戈,改开院党委书记、院长陈民出席签约仪式。深交易总经理梁敏华主持签约仪式。深交易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庆云,改开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方敏分别代表双方签约。 陈戈对陈民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改开院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致以诚挚的谢意。他表示,改开院自成立以来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干部人才,深交易与改开院同样应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具有共同的文化基因和良好的前期合作基础,希望双方能发挥各自在专业领域的优势,精诚合作、互惠共赢,全方位深层次开展合作,共同讲好深圳改革故事,携手助力深圳高质量发展。 陈民对双方深度合作表示期待,并对深交易在公共资源交易改革领域取得的成效表示敬意。他强调,深交易为全国形成统一规范、公开透明、服务高效、竞争有序的公共资源和各类要素交易市场作出了深圳示范,希望双方进一步开发实践创新案例与课程,共享优势资源,不断拓展合作深度广度,在新征程上共同谱写改革创新、协同发展新篇章,助力深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
-
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陈民:以改革开放精神推进改革
核心提要 ●改革之路从无坦途。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弘扬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敢于直面问题矛盾,在革除体制机制弊端、破解深层次利益格局上敢于碰硬、知难而进,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改革勇气 ●坚持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做改革的行动派和实干家,不能做改革的局外人和旁观者。领导干部要躬身改革过程,既挂帅又出征,推动改革任务逐项落实,逐个节点推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描绘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具有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意义。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仅需要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还需要强有力的思想动员和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解放思想,我们党就不可能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有效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充分发掘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价值,有助于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坚持敢于担当、攻坚克难。改革之路从无坦途。新时代以来,我们党领导改革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敢于挺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但改革开放越往纵深发展,面临的问题和任务也越交织叠加、错综复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民群众诉求期待持续变化等,都成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弘扬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坚持敢于担当、攻坚克难。在推进改革过程中敢于直面问题矛盾,在革除体制机制弊端、破解深层次利益格局上敢于碰硬、知难而进,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改革勇气;敢于破解各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整治各种庸懒散拖和腐败现象,在对待面子工程、政绩工程上不能当“老好人”“太平官”,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改革担当;面对更大力度、更多方位、更深层次的改革,不仅要具有推进改革的决心和魄力,更需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改革担当。 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全面深化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涉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向什么目标前进等根本性问题。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弘扬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坚持与时俱进与守正创新。一方面,要坚持守正不迷失方向,坚持党对改革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保持改革航向不偏离,战略定力不动摇。另一方面,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伴随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和无人区,所涉及的改革形势复杂性、领域广泛性、目标艰巨性都将超出既往。与此同时,改革所要突破的问题,如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问题、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热点问题、民生方面的难点问题等也更为错综复杂。只有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勇于改革,善于创新,才能寻求到破解之道和化解之法。 坚持兼容并蓄、命运与共。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以开放推动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显著特点。通过坚持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中国实现从全球治理秩序的适应者、融入者到参与者、完善者,再到倡导者、引领者的转变。新时代以来,对外开放呈现新局面,建设自由贸易区和共建“一带一路”,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努力构建与国际经贸规则全面对接的开放型经济体制;搭建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开放合作平台;倡导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举办奥运会、世界博览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推动与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但同时,伴随百年未有变局加速演变,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时而显现,“脱钩断链”“小院高墙”“平行体系”等逆全球化暗潮涌动。在这一背景下,必须弘扬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坚持兼容并蓄、命运与共,更加自信和主动地参与全球治理。以胸怀天下的宏阔视野和国际意识构建全新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以更宽广的胸怀、更开放的心态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以更自信的姿态、更自觉的角色参与全球经济、政治及其他议题的治理,提升全球治理话语权,展现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中国主张”“中国智慧”,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坚持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优先序,全会通过的《决定》分为三大板块,15个部分60条,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重大原则、目标任务和时间进度。改革蓝图能否真正得到贯彻执行、落地见效,需要做很多工作,全会明确提出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弘扬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坚持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做改革的行动派和实干家,不能做改革的局外人和旁观者。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要亲自谋划改革思路、善于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转化为地方改革的“施工图”,部署改革任务,细化改革举措,不好高骛远,不好大喜功,确保各项改革要求落地生根。领导干部要躬身改革过程,既挂帅又出征,推动改革任务逐项落实,逐个节点推进;面对改革难点亲自推动,改革堵点问题亲自协调,改革落实情况亲自督察,做到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以实打实、硬碰硬的工作作风确保各项改革取得实绩实效。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丰富改革开放精神的内涵。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改革开放精神与改革开放实践存在紧密联系。改革开放伟大实践铸就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是改革开放实践的价值凝练,也随着改革开放实践发展而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并成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我们要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凝练改革开放精神的新的精神元素;要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中汲取改革开放精神的新的理论内涵,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中把握改革开放精神的新的时代意蕴。作者:陈民,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内容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2024年08月02日,第6版
-
《人民日报》刊发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陈家喜署名文章《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人民日报》(2024年09月12日第 09 版:理论)刊发了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陈家喜署名文章《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现转载全文如下。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陈家喜《人民日报》(2024年09月12日 第 09 版) 政绩观是对政绩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从政行为中的具体体现。正确政绩观是为政之德、从政之道、施政之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事创业一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一些领导干部在干事创业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都与政绩观不正确有关,对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等的认识出现了偏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落实《决定》确定的重大改革举措,切实做到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首先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领导干部干事创业,都想树政绩。那么什么是最大政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把为民造福落实到改革中,就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是要为民造福。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在落实改革举措时目的要十分纯正,不能有任何私心杂念,不能将其和个人名利捆绑在一起,坚决防止“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的倾向。要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从解决人民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出发,从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出发,不断细化改革方案、落实改革部署,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就要在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下功夫,坚决纠治“政绩冲动症”,切忌搞徒有其表的形象工程、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都是以“短平快”代替“长远实”,本质上是错误政绩观支配下的急功近利和贪图虚名,带来的是极大的资源浪费、发展机遇浪费,影响一个地区和领域的长远健康发展,也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从根本上背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需要结合工作实际细化改革方案,明确改革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做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适时适度,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求真务实贯穿于抓好改革落实的全过程,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开花结果。 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并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要有敢于动真碰硬、敢于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担当。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也会随之增加。碰到矛盾和难题绕道走,把自身责任往外推,不敢动真碰硬,就不可能树政绩。面对深层次的矛盾和体制机制的“梗阻”,领导干部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决心,在改革之路上闯关夺隘、攻城拔寨。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除了要靠领导干部个人自我提升,还要充分发挥组织的引导作用,其中的关键是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一些领导干部在政绩观上出现偏差,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目的是为了个人升迁。要善于从关键时刻辨“德”,从重大任务识“能”,从一贯表现看“勤”,从工作成效考“绩”,从作风表现察“廉”,把好干部选用起来。在选人用人中考准考实干部政绩,就能有力推动领导干部争当改革促进派、实干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 来源:《人民日报》(2024年09月12日第09版)